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近20年来,结核病死灰复燃,在全球流行与传播呈持续蔓延之势。估计,全球约有1/3的人感染结核杆菌,每年有800万新发病例,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27个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现代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5岁及以上人群肺结核的患病率由2000年的466 /10万降至2010年的459 /10万,表明近10年来我国结核病的患病率下降速度极为缓慢。 2010年流调结果显示,已经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仅为59% ,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经济困难导致患者过早停药; 就诊率低、延误时间长; 无条件完成正规化疗是导致复治、难治性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的原因。
肺结核的传染性: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每个传染源1年中平均使13名健康人受到感染; 受感染者中5%会发展成为新的传染源; 如果不把这些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及时的发现出来并给予彻底地治疗,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彻底治疗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根本措施。此外,传染源不治疗预后很差,5年内死亡率高达48~77%。
肺结核的传染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传播,其次为饮食传播、母婴传播。空气传播即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飞沫微滴核→他人受感染; 或痰吐在地上→尘埃飞扬→吸入肺内感染(非主要传播方式)。饮食传播 即饮用不洁牛奶→肠道吸收入血,随血流到肺而受感染;与排菌病人共用碗筷,也有受感染的可能。母婴传播 孕妇→胎盘供血感染胎儿,或生产时胎儿吞咽羊水受到感染
肺结核是怎样来传播的?
1.飞沫传播(微滴核):是现代结核病传播的主要机制。排菌病人大声说笑、唱歌、咳嗽、打喷嚏就像是高压喷射器把带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唾沫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其颗粒在4 um以下可直接通过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吸入肺泡引起感染(微滴核直径大于5~10um,因直径大而不能进入肺泡,最终随着支气管壁的纤毛运动和咳嗽排除体外);
2.再生气溶胶(尘埃感染): 病人随地吐痰,干燥后随尘土飞扬吸入感染(扫地、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
3.消化道传播:饮用未经煮沸或含菌的牛奶、咽下痰液。
美国国立过敏性及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心(NIAID)指出: 如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每天接触8小时,6个月,或每天接触24小时持续2个月,将有50%可能被感染结核病。
结核病的潜伏期:
与排菌肺结核病人亲密接触,尤其指夜间同居一室,2个月即可被传染发病;潜伏期长可至几年——数十年。潜伏期长短、发病与否与个体免疫力有重要关系。
结核病的易患因素:糖尿病、 矽肺、 胃大部切除术后、 长期接受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肿瘤放化疗后等。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
●特殊表现
肺结核的诊断 临床表现
● X线胸片、CT
● 实验室检查
肺结核的治疗:
抗结核化疗的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抗结核药物均为化学药物,故将化学药物治疗简称为化疗。化疗通常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强化阶段即杀菌阶段,目的是尽快的控制传染性,应该尽量的住院治疗,因为第二阶段为继续阶段或称巩固阶段,以达到灭菌减少复发和彻底治愈的目的。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1.加强健康教育: 大部分肺结核病人,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对肺结核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或不愿以坚持疗程进行治疗,结果影响疗效甚至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使病人生命质量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传染其他人。注意消毒隔离。
2.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快,配合专科医生的治疗。
3.休息的护理:休息是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之一,休息包括体力和精力休息,二者缺一不可。
4.饮食的护理: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必须注意营养,除维持生活需要外,还要弥补因疾病所致的消耗和修复破坏组织的需要。
肺结核的预防:
1.消灭传染源: 积极治疗排菌病人,化疗被称为化学隔离。早期发现合理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空气污染 : 教育病人(咳嗽、打喷嚏、大笑是用手帕掩捂口鼻)、排菌病人和健康人谈话应戴口罩;医务人员在面对面与病人接触时应带口罩;大量排菌的病人应住单间病房;环境控制: 良好的通风是减少结核病传染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患者居室内可对流通风每天4次,每次15分钟。紫外线空气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1.生活贫困:农村多于城市;2.居住拥挤:监狱、学校、部队等集体宿舍;3.营养不良:贫困人口或因病所致营养不良;4.婴幼儿;5.青春后期或成人早期:14—29岁;6.老年人;7.城市中工作压力大、工作狂的人群;8.结核病防治机构和专科医院的医务人员
学校预防肺结核的重点: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时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2.加强教室的通风;
3.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商场、批发市场等。
4.发现学生咳嗽两周以上,常规消炎治疗不见好转,尽快到专业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