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内科系统 > 肿瘤科 >

得了肺癌应怎样治疗



肺癌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病情的严重程度、肿瘤侵犯的范围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发展趋向,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进行合理的按排布置,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点及预后,大多数临床肿瘤学家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原则不同,一般地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的选择上,临床分期属于I——IIIa的应首先选用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中医中药及生物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IIIb-IV期则应以以化疗为主辅、中医中药、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应以化疗为主辅以手术、放疗、中医中药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若出现胸、腹膜及心包转移时,则应局部排液引流,同时向胸腔,腹腔及心包内注入化疗药物及生物制剂(称为局部化疗)以控制积液的生成。

●西医治疗肺癌有那些方法

▲药物治疗

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为化学治疗或化学疗法,简称化疗。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全身恶性肿瘤的临床及亚临床转移性肿瘤,具有全身治疗作用,并在综合治疗中占有主要的位置。目前恶性肿瘤化疗形式有4种,包括根治性化疗,即对化疗可治愈的部分肿瘤,予以积极地全身系统化疗,目的是争取近期完全缓解、远期无病生存;新辅助化疗是指手术或放疗前先行化疗,以缩小局部肿瘤、降低病期,使局部晚期的肿瘤以手术切除,也可以杀灭微小转移灶,改善预后;辅助化疗,是对大部分不能手术、放疗效果不佳、而化疗疗效也不确切的晚期肿瘤,进行的化疗,目的是减轻痛苦,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常用的化疗药物如下:

长春新硷(VCR):1mg/m2,第1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1周期。不良反应有末梢神经炎,大便秘桔。

环磷酰胺(CTX):400mg/m2,第1天静脉注射,每4周为一周期。不良反应为泌尿系统受侵犯,膀胱出血,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

阿毒系(ADM):40mg/m2,第1天静脉注射,每4周为一周期,不良反应为心脏毒性反应、脱发等。

依托泊苷(VP-16):50mg/m2.. d第1-5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一周期。不良反应有脱发、骨髓抑制。

顺铂(DDP):40mg/m2. d静脉注射第1-3天,每3周为一周期。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明显如恶心,呕吐等,同时伴有听觉降低、肾脏毒性等。

卡铂(CBP):100mg/m2,静脉注射第1-3天,每4周为一周期,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明显,包括全血细胞减少,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较明显。

丝裂毒素(MMC):6-8mg/m2,第一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一周期。主要不良反应为心脏毒性。

长春花碱酰胺(VDS):3mg/m2. d,第1、8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1周期。不良反应易出现肢端麻木﹑末梢神经炎﹑麻痹性肠梗 阻。

去甲长春花碱(NVB):25-30mg/m2d ,第1,8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1周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受侵为著,易出现神经炎,骨髓抑制(以中性白细胞减少明显)。

异环磷酰胺(IFO):1 .2g/m2.d,第1-3天静脉注射,每4周为1周期。不良反应为膀胱出血,骨髓抑制,烦躁不安。

紫杉醇(Taxol):125mg/m2 第1天静脉注射,不良反应有药物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反应及末梢神经炎。

吉西他滨(gemcitabine)1000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每4周为一疗程。不良反应有药物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反应降低。

化疗期间病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精神上应彻底放松,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全身或局部化疗;化疗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食品为宜,多饮水。有条件的可辅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营养物质,以补充营养;另外,化疗期间应避免药物向血管外渗漏,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可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2ml+地塞米松5mg稀释后封闭,冰敷24小时以防组织坏死。

▲手术治疗

尽管肺癌的治疗强调采取综合治疗,但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和方法选择上,仍以手术切除为治疗的基本手段。

手术治疗应遵循两个最大限度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切除癌变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又必须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组织,尽量减少对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影响。肺癌手术方式的设计,要根据病变的范围、转移的程度﹑肿瘤的组织类型、心肺功能和机体的生理免疫状态而定。目前,肺叶切除是肺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占各类术式(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全肺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支气管成形加血管成形术)的70%左右。只有在病人心肺功能储备允许的条件下,并估计能达到根治性目的时,才进行全肺切除术,一般占15%-20%左右,由于全肺切除病在率和病残率较高而逐渐以肺叶切除取代。而肺段切除术和楔形切除术两种式占10%-15%,肺癌一般不主张局灶 切除。近年来,有人将胸腔镜引入肺癌的手术治疗中,但其主要弊端是无法进行淋巴结的彻底清扫,与开胸手术相比,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当肿瘤侵犯超过肺叶支气管开口或累及肺血管时,可选择作支气管袖式切除或支气管肺血管双袖切除术。

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肺切除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有:失血性休克、心律失常、心搏骤停、肺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恶性高热。失血性休克经常在术中短时间内因失血过多、补充不及时而致循环血容易减少、多脏器衰竭,治疗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出血部位、改善循环动态。心律失常的发生一般是与麻醉药、手术操作及病人的原有疾病有关,可予以有效药物控制。肺栓塞主要是指静脉血栓阻塞了肺的某一部分血管,而引起该部位的血供不足或中断,多数病人于1-2天内死亡,是手术期间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但由于病人原有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或术中出血休克、低血压持续时间较长、则容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近年来,肾功能衰竭的防治措施有很大进步,但总的死亡率仍在50%以上。恶性高热是某些麻醉药缴发起来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骤升高,代谢亢进的危象,体温达45℃左右,是术中严重的并发症,应予以肌松剂——硝苯呋海因治疗,死亡率有了下降,约占10%。

手术前病人需做哪些准备:

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是肺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一环,这对提高病人的心肺功能储备、减少手术并发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在治疗上要强调及时,又得强调术前的充分准备。除在个别紧急情况下,如大咯血时需要急症开胸处理外,肺癌的外科治疗不应在没有充分的准备下仓促进行。首先,患者应戒烟。多数病人有长期吸烟习惯,吸烟会加重气管、支气管炎,并易导致术后肺不张等并发症,对手术极为不利。因此,从考虑手术治疗之时起,病人就应该自觉戒烟。另一方面,若病人痰量较多,有可能合并肺内感染、或是因为肿瘤本身引起了阻塞性肺炎、感染、肺不张或实变,这就需要病人积极配合医生,在术前1周左右予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肺内感染。其次,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功能不全时,应在术前5-7日内予以对症处理,纠正高血压或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恢复到接近正常时,方可考虑手术。(严格的手指征应由医生掌握决定)。除了以上各项准备之外,还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信心,消除顾虑,争取积极配合医生,并学会术后主动咳嗽、排痰和早期下地活动,争取手术后尽快顺利康复。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放疗的目的是利用放射线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使癌细胞发生变性,被吞噬细胞吞噬,起到局部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放疗可分为根治性、姑息性、术前、术后放疗及近距离放疗。对于病灶局限,或肿瘤生长的位置不便于手术或患者不愿手术者,经放疗后部分患者5年可无复发,若辅以化疗则可提高其疗效。姑息性效疗的目的在于抑制肿瘤的发展,延迟肿瘤的扩散,并能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控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骨髓左迫、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及支气管阻塞、脑转移引起的症状有肯定的疗效。有资料报道,均有60%-80%的咯血症状和90%的脑转移症状可获得缓解。放疗对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其次为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放射线有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和60钴机产生的射线。精心制定照射方案(照射野、照射剂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好照射剂量和疗程,常可减少和防止放射治疗引起的付反应,即合并症,包括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心包炎及心肌炎等。对全身情况较差,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列为禁忌。重症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放射治疗后易并发放射性肺炎,使肺功能受损害,宜慎重应用。

放疗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一个完整的放射治疗必须一开始即予以高度重视,常常由于放射治疗疗程长,每次照射时间短反应轻而有所忽视。需牢牢记住,首次疗程是放疗成败的关键,治疗失败后再治疗,成功的机会低于50%。放疗前病人应完全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以保证治疗顺序完成。对于合并肺内感染的病人,特别是合并阻塞性肺炎的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予以抗菌素治疗;对于贫血的病人要及时纠正贫血;放疗期间应给以高蛋白、含大量维生素的新鲜食品,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治疗前应摄后前位、侧位胸片,有条件的最好行胸部CT检查,以明确肺内病变侵犯及转移的范围。病理诊断十分重要,应尽量得到组织学证定。放疗前应常规行心、肺、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的检查,必要时可行腹部肝、胆、脾B超检查。

放疗照射方法:选用的放射源为高能射线,常用的为60钴远距离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最常用的方法是常规分割照射,即每周照射5天,每天一次,每次照射量在1.8-2.0Gy;其次为缩小野集中剂量分割照时,是指照射到一定肿瘤剂量(40-50Gy)时,将放射野尽量缩小到肿瘤和转淋巴结的实际大小,最后的10-20GY只照射已缩小的靶位;分段照射是指将全程分成两段,中间休息2-4周,如第一段给30Gy/10次×2周,休息4周,后一段给30Gy/10次2周;超分割照射是指每次照射1.1-1.2Gy,每天照射2-3次,间隔4-8小时,每周5天,照射总量60Gy。

●中医中药治疗

目前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起辅助性治疗作用。中医治疗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症状和生存质量、减轻放疗、化疗等抗癌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预防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有积极作用。同时,在巩固疗效、促进恢复机体功能中起到了辅助作用,首先,应辩证施治,由于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程演变十分复杂,所以在治疗上决不可用一种方法而处之,只有根据病人的脉象进行仔细的辩证,才能施用恰当的方药给予正确的治疗。

阴虚内热型:以咳嗽为主无痰或少粘痰或痰中带血,舌质红或降 ,脉细数或伴低热、盗汗、心烦失眠、气急、胸疼,应以滋阴生津、润肺化痰为主,常用药物有: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生地、元参、石斛、鳖甲、百合、瓜蒌皮等。

气血两虚型:以咳嗽少痰为主伴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脉细弱、舌质淡红、苔薄、可伴恶风、口干不多饮、痰中带血,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常用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北沙参、天冬、麦冬、五味子、杏仁、蹩甲、川贝、瓜篓皮等。

脾虚痰湿型:以咳嗽痰多为主,伴胸闷气短,纳少腹胀,神疲乏力,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薏苡仁、扁豆、淮山药、神曲、补骨脂、黄芪、仙灵脾等。

阴阳两虚型:以咳嗽、气急、喘促、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脉象细沉、舌质淡红、苔薄白为主。主要药物有:北沙参、天冬、生地、元参、熟地、黄精、龟板、仙灵脾、肉桂、补骨脂、巴载肉等。

气滞血淤型:以咳嗽不畅、胸胁胀痛、痛有定处,唇甲紫黯,舌有瘀斑或瘀点。常用药物有:八月札、郁金、三棱、蒺术、桃仁、丹参、赤芍、王不留行、山甲、峰房等。

▲生物免疫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就是设法增强抑制肿瘤生长的免疫反应因素、或者降低阻挠肿瘤细胞破坏效应的成分,使免疫系统与肿瘤细胞之间已经失调的平衡恢复正常。免疫治疗中主要以细胞因子的治疗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免疫效应、炎症反应、以及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临床试验中取较满意效果的细胞因子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Ⅱ等。干扰素(IFN)是目前认为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和最有希望的细胞因子之一,它的抗肿瘤作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直接制肿瘤细胞增殖;二是能增强巨噬细胞和NK细胞(肿瘤杀伤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潜能。用法:IFN的常用治疗剂量在1-3ⅹ106 u皮下或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或每周三次,也可采用胸膜腔内或肿瘤局部注射方式给药。IFN的付作用较轻,以发热、注射局部疼痛和轻度的骨髓抑制为多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偶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由细菌内毒素诱导的、能引起肿瘤出血性坏死的细胞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细胞毒或细胞静止效应。常规应用于胸、腹腔局部治疗,以控制胸腹水,延长生存期。也可静脉或皮下注射100-200μg/m2,每周2次。付作用以发热、乏力、寒战、恶心呕吐等,但患者均能耐受。白细胞介素-II(IL-2):IL-2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调控中起关键性作用。常规用法为IL-2,1-2ⅹ103 u /d ,肌肉注射1-2个月,也可予以1-6ⅹ103 u /d, 静脉注射或胸腹腔注射。付反应有发热、寒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一般停药后即可消除或仅需对症处理。其它生物制剂:灭活的细菌制剂如胞必佳、短小棒状杆菌;多糖类,如香菇多、高聚金葡素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癌性胸、腹腔积液有较肯定的疗效,对实体瘤的治疗时,应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将增强其疗效。

▲肺癌的介入治疗

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病人,需要行介入治疗,主要方法是动脉灌注化疗和经内镜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动脉灌注化疗是指经动脉插管后长期保留导管,通过导管进行定期、定量灌注化学药物的一种方法。包括经皮肤插管和手术中直接插管法、埋藏式灌注药泵置入皮下,经动脉灌注化疗后使瘤体缩小,继而考虑手术切除。经内镜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是指经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将气管腔内肿瘤用高频电刀切除,再行气管支架置入,恢复肺功能,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也为下一步治疗赢得了时机。

▲肺癌的导向及基因治疗

肺癌的导向治疗是以亲肿瘤的物质作为运载工具,将化疗药物或放射性核素作为弹头,按一定的方向运送至肿瘤细胞内,起到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更加有效地杀伤癌细胞,同时减少或避免了正常组织受损。目前,对实体瘤临床导向治疗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它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转移或基因调控,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补偿变异的有缺陷的基因,替代或置换致病基因,并使导入的外源基因能够到正确表达,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基因治疗的主要途径有:干扰肿瘤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表达;利用抑癌基因治疗已发生的肿瘤或防止肿瘤的远处转移;激活自杀基因使肿瘤细胞凋亡(衰退、死亡)等。目前,基因治疗尚属于临床试用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以起到更好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