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如何护理?
新生儿黄疸
新生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较足月儿持续时间长。
如何应对:适当保暖,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的水份和热能,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
如何应对:及时合理喂哺,可减轻或避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发生。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1周内,由于吸吮能力弱、吃奶少,致奶量摄入不足、水份丢失以及胎粪排出、胎脂的吸收等原因,可以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临床上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第3~4天,体重减轻可达出生体重的6~9%。随着孩子吃奶量的增多,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调整,体重会逐渐增加,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脐带护理原则
一般新生儿在出生后1~2周脐带会自行脱落。脐带护理要遵循三大原则:
第一,在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如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以干净小棉棒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第二,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以免宝宝活动时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第三,要避免闷热。不能用护肤品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