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发威,防病减病有法宝
据我院呼吸二科副主任医师李振生介绍,近段时间,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就诊患者明显增加。这一趋势还出现在了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专家提醒,进入夏秋交替时节,人们常说的“秋老虎”天气来袭,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易发多发。
那么,如何健康平安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呢?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经常阵发性打喷嚏,一打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还会有鼻塞、眼睛多泪等情况。这个时候,不少人觉得自己感冒了,其实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春秋季节,受冷空气及空气中过敏源增多的影响,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应多加小心。
秋季大量瓜果蔬菜上市,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腹泻、胃痛等患者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受冷气刺激,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再加上瓜果清洗不到位。尤其是胃肠道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急性肠炎。
暴晒的同时,天气还格外干燥,这是秋季的典型特点。它会引发血液粘稠度升高,导致发生血栓、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最近到我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就有不少头痛、头晕的,部分患者还出现中风的症状。
秋天天高云淡,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中暑”的余威还在威胁着健康。所以,进行户外活动时还应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和矿物质,切不可空腹运动。
进入初秋后,日常饮食应注意卫生,不宜大量进食大补或难消化类食物,不宜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体质弱,易发病毒感染,一旦出现高烧、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重在一个“防”字。这类患者如果在长时间服用药物,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到易发多发的季节,不能因为症状缓解了就停药,更不能擅自停药或减药量,而是要遵医嘱适当加大药量,以更好地起到预防作用。
那么,如何健康平安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呢?
这些疾病,总是逢秋就犯
立秋后,桑拿天带来的闷热感逐渐消退,但往往是白天暑湿蒸腾犹在、夜间凉风习习。这样的天气里,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患者也要注意了,哮喘、老慢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在这个时候复发。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经常阵发性打喷嚏,一打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还会有鼻塞、眼睛多泪等情况。这个时候,不少人觉得自己感冒了,其实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春秋季节,受冷空气及空气中过敏源增多的影响,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应多加小心。
秋季大量瓜果蔬菜上市,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腹泻、胃痛等患者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受冷气刺激,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再加上瓜果清洗不到位。尤其是胃肠道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急性肠炎。
暴晒的同时,天气还格外干燥,这是秋季的典型特点。它会引发血液粘稠度升高,导致发生血栓、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最近到我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就有不少头痛、头晕的,部分患者还出现中风的症状。
这些招数,有益防病减病
我院多个科室专家指出,“多事之秋”防病,重在科学防中暑、防腹泻、防基础疾病。秋天天高云淡,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中暑”的余威还在威胁着健康。所以,进行户外活动时还应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和矿物质,切不可空腹运动。
进入初秋后,日常饮食应注意卫生,不宜大量进食大补或难消化类食物,不宜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体质弱,易发病毒感染,一旦出现高烧、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重在一个“防”字。这类患者如果在长时间服用药物,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到易发多发的季节,不能因为症状缓解了就停药,更不能擅自停药或减药量,而是要遵医嘱适当加大药量,以更好地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