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健康园地 >

新型冠状病毒结膜炎如何甄别与鉴别?普通大众怎样科学防



新型冠状病毒结膜炎如何甄别与鉴别?普通大众怎样科学防



普通大众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02

细菌性结膜炎

通常表现为为单眼或双眼流泪、眼红,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较稠,与不良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关。如果眼屎增多,结膜囊内分泌物聚集,可以用生理眼水冲洗,但不要用力擦拭,以免造成角膜损伤,可滴用左氧氟沙星或妥布霉素等抗菌眼药水及眼膏进行治疗。

 



建议普通大众注意以下事项:
一、平时做到勤洗手、勿揉眼睛,不会出现“看一眼”就感染
目前公布的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病毒需要通过血液、体液、唾液、飞沫等载体加以传播,只要不和病毒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不会传染。接触外界环境后推荐七步洗手法。
二、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或医院等存在较高病毒传播风险的地方做好眼部防护

人群密集的地方是病毒传播肆虐之地,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医院目前也是有风险的地方之一,如非急症尽量不要去医院。如果不得不去,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配戴护目镜,做好眼部防护。一线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需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病毒溅入眼内。护目镜是一线工作的临床医护防护需要佩戴的,不是普通人大街遛弯也需要。 

三、非眼科急症尽量不要去医院避免交叉感染

非急症不伴有明显症状的眼红,老年人逐渐发展的视力下降,青少年屈光不正,非固定眼前黑影飘动等一般情况疫情期间暂缓去医院诊治

急症1、中重度眼外伤:化学烧伤、热烧伤、眼球破裂伤。2、眼红痛伴明显视力下降,这种情况可能是角膜炎、青光眼、虹膜炎等眼内炎症。3、无痛性视力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了眼底血管动阻、缺血等眼科急症,需要及时抢救,以防失明。
四、摘戴隐形眼镜,注意卫生,规范操作

疫情期间,配戴隐形眼镜,包括普通软镜、角膜塑形镜(OK镜)等的近视患者,特别要提高警惕,注意卫生、规范操作。摘戴镜前必须洗手,护理液必须每天更换,镜盒、吸棒需要定期消毒清洗;出现感冒、发热、流涕等症状,或出现眼红、眼痛、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立即停戴,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五、科学防护、规范消毒、勿伤了自己的眼睛

疫情期间人们很注意防护及消毒,但请科学防护、规范消毒,避免过度。

如果在家自行使用84消毒液等进行消毒时,需要配戴防护口罩、手套,戴好护目镜。因为很多消毒液对眼表、皮肤、口腔黏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空气中二氧化碳溶于消毒液会引起化学反应,液体挥发刺激眼部,甚至会造成角膜上皮脱落、眼部疼痛感等。

另外有一些民众会自行购买紫外灯进行室内消毒,使用紫外灯时切记不能呆在室内、避免直射眼睛,即使短短的几分钟紫外光照射都有可能变成“电光性眼炎”,让你眼部疼痛难忍、畏光流泪、睁不开眼。如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采用冷敷缓解症状、使用一些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眼药水和眼膏等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