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健康园地 >

【科普问答】骨科:骨结核你了解多少?



【科普问答】骨科:骨结核你了解多少?



  常听人说“肺结核”,殊不知骨也会有结核,而且如果不及时接受正规诊治,会引起严重后果。首期科普问答,针对骨结核常见问题,我们进行一一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骨结核有更深的了解!
骨结核是怎么发病的?
  结核分枝杆菌多数由呼吸道中的原发病灶,经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包括骨与关节,呈潜伏感染状态,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活跃状态,则发病。
  此外,血行播散性结核病也可直接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骨关节组织。


 
骨结核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疼痛:多为长期慢性疼痛,表现为局部疼痛或神经放射痛、间断性疼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夜间痛明显。
畸形:因骨关节骨质破坏造成畸形。
功能障碍:疼痛或者畸形造成活动受限。
浅表部位(如肩、肘、膝、踝、手足等)容易出现肿胀或脓肿,当脓肿破溃时出现窦道。
低热、盗汗:多数病人存在低热和(或)盗汗,偶有病人高热。

骨关节结核如有不适,早期就诊是不是很重要?
  虽然骨关节结核隐匿起病,但多数病人或轻或重都会有症状出现,如果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正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骨关节结核相应的治疗手段越来越成熟,越早采取治疗措施方法越简单,经济方面负担及治疗带来的创伤也越小。
  相反,如果任其发展至晚期,会造成病人疼痛反复及加重,脓肿范围增大,更严重者会出现骨关节结构的破坏,严重影响日常活动甚至造成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而致残,所以治疗一定要趁早。

如何确诊骨结核?
  骨结核确诊的建立必须满足以下两条中的一条。
  符合细菌病原学诊断标准。
  病理学诊标准。
  其他任何检查措施都不能达到确诊的要求。比如CT、MRI等只能提供影像学诊断;临床医生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除外细菌与病理)、影像学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
  临床上,多数病人都停留在临床诊断阶段,只有手术病人、穿刺活检检查的病人才有可能得到确诊。

骨结核病灶一定要穿刺活检吗?
  骨结核病灶的穿刺活检,可以从结核病灶中取得病灶标本,用于骨结核的诊断,同时还可以检测病人是否耐药,来指导骨结核的治疗。一般而言,对于那些已经通过其他方法诊断清楚的病人,可以不做穿刺活检;而对于那些诊断不明确,甚至不能排除肿瘤的病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以及细菌学等检查,可以尽早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