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健康园地 >

【媒体之声】服用药物要谨慎,药物过敏要防范



【媒体之声】服用药物要谨慎,药物过敏要防范



  近日,我院药学部主任沈颜红录制由新华网出品的《新华医声》栏目,为大家解读药物过敏相关问题。

1.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有哪些症状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由药物制剂(包括有效药和赋形剂)引起的类似过敏症状的不良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可能引起死亡,是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

2.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药物有哪些

  抗感染药物中的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抗精神病药物、含碘制剂、生物制品、局麻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药注射剂等均可发生。

3.药物过敏反应的分类
速发型药物过敏反应


  常在用药后数分钟到1小时之内发生,典型症状包括荨麻疹,水肿,流涕,喷嚏,喘憋,呕吐,腹泻,甚至休克。

非速发型药物过敏反应

  常在用药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典型症状包括延迟性荨麻疹、斑丘疹、固定性药疹、脉管炎、表皮坏死、重症多形性红斑等;内脏器官可单独受损或者伴随着皮肤的症状,包括肝肾功能的损伤、肺炎、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4.哪些是易发生药物过敏的高危人群

  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麻疹和对某些食物、化学物质过敏的过敏体质人群。
  有长期服药史或者正在长期服药的人群。
  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导致体内环境和激素水平处于不平衡状态的人群。
  处于职业暴露的医务工作者。
5.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原则

  发生过敏反应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和已确定的药物;加强观察,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多饮水,以利于从小便中迅速排出残存药物。

6.安全用药建议

  1.牢记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在医院看病、自行购药时、向医师或者药师详细告知。
  2.关注迟发型药物过敏反应,要在整个用药过程中甚至停用药物后详细观察身体反应。
  3.关注可能引发的身体内部脏器的过敏反应。
  4.由于静脉输液用药,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要远大于注射和口服用药,建议遵循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合理用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