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源于“齿”,微笑会于心——我院开展“全国爱牙日”健康义诊活动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在9月20日第35个“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为加大口腔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口腔保健意识,我院口腔眼耳鼻喉党支部开展“关爱老年口腔 乐享健康生活”义诊宣传活动。

义诊现场,支部党员耐心细致解答群众关于口腔、眼科以及耳鼻喉科等相关疾病预防和诊疗方面的困惑,并为有需求群众进行科普宣传,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同时,医护人员为大家进行了免费口腔检查,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制定了个性化口腔治疗及保健方案。

下一步,我院口腔科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先进的医疗技术、前沿的口腔健康理念、舒适的就诊环境,为广大群众打造高质量的口腔诊疗服务。
老年人常见的三大口腔误区
误区一:等到牙齿掉光了再去镶牙
误区一:等到牙齿掉光了再去镶牙
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问题是龋病和牙周病所引起的牙列缺损、缺失,会产生很多弊端:
(1)降低咀嚼效率,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
(2)牙齿变形。随着时间推移,牙齿的排列会因为缺牙而发生改变,原本缺牙的空位逐渐变小,上下的咬合关系也会改变,若此时才进行镶牙会受影响;
(3)由于牙齿长期“将就”使用,两侧的颞颌关节负担增加,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出现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1)降低咀嚼效率,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
(2)牙齿变形。随着时间推移,牙齿的排列会因为缺牙而发生改变,原本缺牙的空位逐渐变小,上下的咬合关系也会改变,若此时才进行镶牙会受影响;
(3)由于牙齿长期“将就”使用,两侧的颞颌关节负担增加,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出现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误区二:人老了,牙齿逐渐松动脱落很正常
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的牙齿松动过程,久而久之,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脱落。如果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及时就诊。
误区三:牙齿啃点坚硬食物没关系
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咀嚼硬物史以及年龄的增长等因素常会造成牙体硬组织的磨耗和楔状缺损。当牙齿表面釉质磨耗后,进食冷热酸甜食物及刷牙时酸痛不适,严重时还会有牙折的风险。同时,前牙磨损严重,整个咬合高度会变低、脸型变短、显老,还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老年人“老掉牙”
可以早防早治!
可以早防早治!
想避免“老掉牙”,要重视牙周疾病的防治。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石。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提倡使用牙线、牙间隙刷。
2、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老年人应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洁牙一次,并进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
3、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有龋齿、牙齿疼痛、牙齿炎症、牙齿缺失、假牙不适等问题,应尽早去口腔科就诊。
4、增强全身抗病能力。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石。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提倡使用牙线、牙间隙刷。
2、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老年人应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洁牙一次,并进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
3、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有龋齿、牙齿疼痛、牙齿炎症、牙齿缺失、假牙不适等问题,应尽早去口腔科就诊。
4、增强全身抗病能力。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