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大大降低!
没错!我说的就是高血压!
高血压患病率,有多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
发布的《全球高血压报告》显示
高血压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
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
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番
从1990年的6.5亿增至2019年的13亿
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主要危险因素
小科送上这份抗“压”指南
控好血压,守护您的“生命泵”
高血压患病率,有多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
发布的《全球高血压报告》显示
高血压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
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
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番
从1990年的6.5亿增至2019年的13亿
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主要危险因素
小科送上这份抗“压”指南
控好血压,守护您的“生命泵”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5%。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一旦患病需终身治疗,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然而,有些人觉得又不会致命,所以即使体检发现,也不采取下一步行动。那么,高血压真的“不痛不痒”吗?
得了高血压“五脏六腑”都危险
高血压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胀、耳鸣、颈痛、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同时,血压过高,可能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让“五脏六腑”都处于危险之中,尤其对心、脑、肾、眼等器官及大血管造成损害。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等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分两大类:即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可控因素包括情绪、肥胖、高脂饮食、工作压力大而紧张、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食盐过量等。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可控因素来控制血压。
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才达标
当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属于高血压,非同日3次检测血压都在这个范围,则可诊断为高血压。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了降压目标: 不仅如此,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建议,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除了80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当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之后,如果可以耐受,可进一步降至理想目标130/80 mmHg。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积极控制血压
这样才可以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
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
先降到140/90 mmHg以下
可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进一步控制血压
还有一事尤其重要,即生活方式干预
这样才可以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
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
先降到140/90 mmHg以下
可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进一步控制血压
还有一事尤其重要,即生活方式干预
如何保持血压健康?
1、少吃盐:每人每日不超过5克;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经常进行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
4、戒烟限酒;
5、限制富含饱和脂肪的食品摄入;
6、避免或减少摄入反式脂肪;
7、如果超重或肥胖,需减重。
测量血压仍是诊断高血压的唯一方法,所有成年人都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患有高血压,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一定要按医嘱,开展治疗并规律服药,切忌忘记服用或分享药物。
科室简介
河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目前科室具备静脉输液泵、微量泵、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全自动心电图机、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仪等高端设备及仪器。能够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相关疾病。
供稿:心血管内科 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