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感染增加!游个泳染上新晋“毒王”?!省胸科专家说
近日,20岁的小凯(化名)
和同学相约游泳过后
回到家持续高烧、头痛、咽痛
原本以为靠自己抵抗力就能扛过去
可谁知,又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
他赶紧来到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内五科
结果被确诊腺病毒感染
经过对症治疗后,病情已好转
这并不是个例,近期很多省市
都出现了腺病毒感染病例激增的情况
甚至有人出来现身说法
腺病毒会在游泳池聚集性爆发?
游泳池难道成了“禁地”?
那岂不是失去了夏天的一大乐趣?
这就涉及到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了
呼吸内五科主任高勇解释
腺病毒的传播方式有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腺病毒在泳池传播,和其强传染性有直接关系。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可在空气中保持半小时,若在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手),则非常容易感染。
另外,腺病毒还可经消化道传播,即通过粪便、被病原体污染的水、食物、衣物等传播。
游泳池环境潮湿,温度、湿度均适宜腺病毒的生存,且人多拥挤,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物品都可能引起腺病毒感染和再次传播。
腺病毒感染有何症状?
腺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6个月到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咳嗽、鼻塞、咽痛、结膜炎、腹痛、腹泻等症状。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尤其是免疫系统较弱、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人群,重症风险较高。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多为对症治疗,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轻症患者一周左右即可自愈,切忌滥用药物。
患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应尽量避免去“招惹”它:
1.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
2. 不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如果需要到公共泳池游泳,也要选择有规范消毒的泳池。
3. 身边有人确诊感染“腺病毒”,要做好隔离工作。
那今年夏天这个“泳”还能游吗?
高勇强调,腺病毒可防可控,不必过度紧张和担心,做好防护即可,
具体措施如下:
-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查看泳池有无卫生许可证、水质公示等材料;
-
检查身体是否有伤口,避免在有伤口的情况下游泳;
-
出现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切莫进入公共泳池游泳;
-
游泳前后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身体;
-
游泳时穿戴泳镜、泳帽,避免眼部接触池水;
-
游泳时尽量不要吞咽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