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医疗动态 >

反复尿路感染,警惕泌尿系结核来袭!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普通感染通过应用抗生素、多休息、多饮水,均可治愈。若感染经久不愈,或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需要高度警惕泌尿系结核感染。
  患者李某,女性,9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后,首先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尿常规:红、白细胞均高于正常,考虑泌尿系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尿痛症状缓解,仍有尿频,尿白细胞高。转诊于另一家医院,查尿常规白细胞仍高,腹部CT检查:右肾积水,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症状没有缓解,继续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入我院,行PPD、干扰素、结明三项等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右肾结核;CT检查:右肾多发低密度灶;肾图检查:右肾功能重度受损,左肾功能正常。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后,在全麻下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与术前一致。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患者排尿不适症状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恢复良好。
  泌尿系结核为第二大肺外结核,以肾结核为主。肾结核的主要原发病灶为肺结核,结核菌随血流侵入肾脏,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形成微结核病灶,感染3-4周后多数结核菌被杀死,病灶相继吸收愈合,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病理性肾结核”。少数“病理性肾结核”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下时,残留于病灶中的结核菌繁殖进而发展为肾髓质结核,组织破坏严重,出现轻重不一的临床症状,称为“临床肾结核”,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时伴有灼热感并伴有尿急,部分伴有血尿、脓尿。
  在临床就诊中,遇到迁延不愈的泌尿系感染,或感染症状反复出现时,一定要想到泌尿系结核的可能。进一步行结核相关检查,避免出现漏诊泌尿系结核,丧失治疗时机,导致肾脏结核破坏严重,并发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