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医疗动态 >

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我们遇到了一种新的病毒。”
  首先认识什么是冠状病毒。它就存在于动物体内,动物如禽鸟、牲畜、野生动物果子狸、竹鼠、蝙蝠等。这种病毒不发生变异,就会和动物“和睦相处”,如果发生变异就会引起动物疾病。
  其次,冠状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染给人?变异的它可以从染病或不染病的动物进入人体内,使人得病。由于它变异成新的,人没有抵抗力,会很快得病,甚至很重。但开始,只是动物传染给人,人不能传染人。进入人体内后,会继续变异,进而可以从人传染到人。即传染源一开始仅为动物,进而人也成为传染源。由于人与人接触更多,进而开始爆发。
总而言之,我们遇到了一种新的病毒。


“病毒进步了,人也进步了”
  病毒变异遵循一定规律,其毒力、侵袭力,随着人传人而逐步上升,然后进入平台期,再然后,随着一代代繁殖,其毒力、侵袭力又逐步下降。
  
人与病毒是如何斗争的?随着病毒传染到人,以及人传染到人,人得病的同时,人群体抵抗力也在上升。过程中还有可能研究出疫苗、特效药。就会出现:有些人感染病重死亡,有些人经治疗治愈,有些人同感冒一样病轻自愈,有些人毒进体内而没发病。
  
所以,发病规模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最开始几个人,后开始增加,然后快速增加,直到染病与病愈达平衡点,再后开始下降,以后快速下降,逐步都有了抵抗力,或病毒变异成为无毒或低毒,侵袭力也下降,传染结束。病毒进步了,人也进步了。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必须牢牢扭住三个环节”

  传染病发生离不开三个环节:一是必然有传染源;二是必须通过一定的而且是确定的传播途径;三是传染了易感人群(容易感染的人群)。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所以,防控传染病的三措施就是:控制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如天花,因为消灭了传染源,天花被消灭了。如鼠疫,其实自然界中一直存在,是因为切断了传播途径,使之很难传染到人。如肝炎,有了疫苗使人被保护,所以,很快肝炎患者的数量会大幅下降。
  
说一下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染源:不知道的被感染动物,以及后来被感染的且又去感染别人的人;传播途径:接触(如通过握手)、飞沫(如喷嚏)、气溶胶(病毒含在水汽中);易感人群:人都容易被感染。

它又是如何侵入人体的呢?门户目前仅发现是通过粘膜(眼结膜、鼻粘膜、气管粘膜等的细胞),它是不能感染或透过正常皮肤的。
  
所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必须遵循这样的策略:牢牢扭住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就是医务人员常说的:控制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如果做得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一是控制或消灭传染源。如前所述,传染源是某些动物和已经被感染的人。第一,目前已经发动并已做到人不吃可能是传染源的动物,第二,隔离已经是传染源的人,这一步正在进行,也是能够做到的,且已初见成效。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有:第一,人吃感染的动物,此传播途径已被切断;第二,人传播给人,此传播途径正在被切断,被感染了的人正在全部被隔离,而且,大家正在主动远离可能被传染的场所。
  
三是保护易感人群:保护人群的办法就是注射疫苗,而研究生产疫苗需要一定时间,全世界医学科研人员都在抓紧研究。
  
最后,谈谈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但病情一般不会很重。重的往往有基础疾病或年纪较长者,或有免疫功能障碍。因此,从大的人群讲,不必太恐慌,而且药物研发正加紧进行。

 


 

“做好个人防护是关键”

个人如何做好防护呢?在当前这一时期,一定要会洗手且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少或不聚会。另外,不要用手挖鼻孔,摸眼睛,以防通过咽部粘膜、鼻粘膜、眼结膜传染进入。所以,凡与此有关的都要禁止。


再说一下我们的医务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医护人员也是人,一样易感。医务人员冲上去,不一定能全身而退。正所谓英雄难能可贵,医务人员也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所以,医护人员冲在防控疫情和救治患者第一线,按照规定做好防护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