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工作汇报”,也是亮眼成绩单
“右肺下叶手术5例、左肺下叶4例、左肺上叶2例、右肺上叶2例、右肺中叶2例,其中肺段切除术5例,食管裂孔疝经腹修补术+胃底折叠术1例,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术1例,胃大弯肿瘤切除术1例,盆腔肿物切除术1例,同期行胆囊切除+肺段切除术1例。”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是我院胸外二科(普外科)李明珠团队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进行的手术。

是大胆创新,也是抢占医学发展高地
时间回溯到2018年,院党委审时度势,根据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是我院医疗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机器人的落地使用为医院微创手术创造了新的契机,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宽泛的治疗选择,更为一些疑难病例带来了一线生机。
我院一直致力于用微创技术造福患者,自1993年引进电视胸腔镜,开启胸部微创手术,到引进达芬奇机器人并在多学科遍地开花,在微创外科领域的不断探索、深入发展,使得外科团队不断取得新突破,外科诊疗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是微创,更是微创中的“战斗机”
作为微创手术利器,“达芬奇”可谓名不虚传,仅就胸外二科(普外科)的手术案例进行分析,有3例手术为复杂的肺段联合手术或多肺段手术;高达12例手术为肺部肿瘤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小时,平均出血量40ml,术后拔管时间平均3.6天,平均引流量729ml,平均住院日7.9天,均明显低于同期、同术者胸腔镜手术。尤其是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术,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操作会使手术更加精准。


这仅仅是阶段性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的逐步认可,相信达芬奇机器人将会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大展身手、发挥优势,为患者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