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医疗动态 >

【术业专攻】精准介入,化险为夷: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



某日,深夜22:00
“主任您好,这里是ICU,一位患者病情危重,急需内镜介入治疗。”
  晚上10点多,呼吸二科主任李幸彬的电话忽然响起,与此同时,副主任李振生也接到同样的电话。紧要时刻,两位主任不假思索,第一时间赶往医院。
  进入ICU,他们见到了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三个小时前
  据了解,该患者于傍晚7点左右被120送到医院。患者在外院被诊为气道异物造成的左肺不张,已行气管插管。入住ICU后,立即给予其经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但令人揪心的是即使氧浓度调整到100%纯氧状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然在70%-80%之间,随时有生命危险。

眼下
  考虑患者低氧的原因是左侧主气管阻塞导致左肺不张,即使右肺单肺通气依然不能保证血氧含量,尽快恢复左肺通气功能才是解决低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解决大气道梗阻单纯靠药物或者呼吸机是无法实现的,急需利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进行疏通,我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以气管镜介入治疗为特点,这才出现了文章开篇的场景。
  经查看患者情况后,两位主任决定立即行床旁气管镜明确左主支气管阻塞原因。李幸彬主任亲自操作,镜下发现患者左主支气管是因为巨大肿瘤完全阻塞气管,无法通气导致肺不张,而非异物所致。这更加大了操作难度,需进一步治疗方可解决紧急情况。

现场,会诊商议
  李幸彬主任、李振生副主任,同ICU主任李宁现场会诊商议恢复左肺通气的治疗方案——气管镜下手术切除部分肿瘤并放置气管支架。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决定。手术成功可保患者度过血氧低的难关,但手术难度极高,术中可能出现因严重缺氧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或者是肿瘤切除和支架置入过程中出现大出血窒息、失血性休克等风险。但是如果不手术,患者又可能由于严重缺氧随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心梗、脑梗的情况而死亡。
  经过详细和家属交代病情,阐明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利弊,患者家属最终同意立即手术治疗。

手术开始
  ICU郄东磊医生和值班护士以及呼吸二科两位主任完成了术前准备工作后,手术正式开始。李幸彬主任主刀、李振生副主任作为助手为患者行气管肿物部分切除,同时行经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架置入术。十几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从低于80%上升到99%,患者缺氧状况马上得到改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所有医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此时已是凌晨2点!

次日8点
  第二天一上班,李幸彬主任就到ICU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过4天的观察,患者各项指标正常,已顺利转至普通科室继续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