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医疗动态 >

年轻女子患脊柱结核,我院骨科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术让她“挺直腰板”!



“真没想到,

胸椎出了‘问题’也能换……”

近日,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团队,

成功为一名脊柱结核患者

行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术。

莫名其妙的胸背疼痛

  “我才22岁就得了这个病,这后半辈子可怎么办啊!”王女士带着哭腔对骨科医生说,“这几个月总是胸背部疼痛,还老是发烧,最高能到41度......”来时的王女士可独自站立行走,但行走时腰椎僵硬,行动缓慢。

  我院骨科贾晨光主任接诊了王女士,她为王女士安排查体后,发现其胸椎后凸明显,随即开具了X线和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胸椎后凸畸形,胸10-12椎体局部骨质破坏,形态不规则,且俯卧位检查胸10、11椎体水平有叩击痛。“之前在当地医院也看过,但是症状没怎么缓解,我该怎么办啊?”说这话时,王女士满面愁容。

确定规范诊疗方案

  考虑到患者的病情,经验丰富的贾主任又安排王女士做了结核相关化验,结果显示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呈阳性,结核菌素试验(PPD)呈强阳性,王女士最终被确诊为脊柱结核。脊柱结核是结核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结核会破坏椎间盘和椎体,导致脊髓神经的压迫,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截瘫,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贾晨光主任团队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科室进行会诊讨论,经过充分评估,确定了诊疗方案,决定在全麻下行胸10-12椎体结核经后路内固定+经右侧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人工椎体置换植骨融合术,并于术前进行HRZEV抗结核药物治疗。

3D打印椎体成功置换死骨

  贾晨光主任带领团队分析王女士病情后,决定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术。3D打印人工椎体是近年来一种先进的修复骨缺损的方式,对于脊柱结核手术传统的植骨方式来讲,新术式不仅能缓解患者疼痛,而且能更好的恢复原有的脊柱正常解剖结构、修复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让患者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尽快还原运动功能,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经过后期康复可与正常人一样活动自如。

  3D打印的人工椎体假体具有组织相容性好、耐磨、寿命长的特性。经过约3小时的后路固定+前路开胸手术,3D打印椎体假体被成功植入王女士体内,放置位置精准,与周围组织结构契合牢固,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王女士的背部疼痛明显好转,经查体患者胸10、11椎体水平叩击痛明显缓解。术后第三天,王女士恢复状态良好。“我的腰和背不疼啦!”王女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和家属都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对骨科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不久她就在家属的陪同下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