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医疗动态 >

年轻妈妈患重症肺炎、多脏器衰竭!省胸科医院ICU团队力挽狂澜



伴随着咳嗽,发热,

呼吸急促等症状,

31岁年轻妈妈

因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在旦夕。

我院重症医学科团队

紧急启动

“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成功挽救年轻生命。

呼吸窘迫,她命悬一线

  31岁的魏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庭美满,一双儿女十分可爱懂事。然而,本该过着美好生活的她,却险些被“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所致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夺走生命。

  在呼吸机100%氧浓度支持下,她的血氧饱和度只有70%,全身多个脏器因为缺氧出现了衰竭。面对濒临生死线的魏女士,其他医院的医生多次交代病危,但她的家人根本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他们不想让年幼的孩子失去妈妈的陪伴。




关键时刻,ECMO出“奇迹”

  魏女士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宁综合诊断认为,魏女士已具备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的条件。看出了患者家属的焦急,李宁主任为他们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适应症,简单来说,他可以暂时代替肺工作,为生命的救治赢得时间,起到为生命续航的作用。”

  虽然ECMO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治疗手段,但她的家人仍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信任,他们说哪怕有1%的希望,也要试一试。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为患者置管并顺利运转ECMO机器,魏女士的氧合迅速得到改善。

精细化诊疗,挽救年轻生命

  魏女士在住院期间出现了很多次危急且凶险的病情变化,气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下腔静脉血栓及气胸……每一个凶险的时刻,若不及时处理都会使ECMO治疗前功尽弃。

然而,即使山穷水尽

也会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行床旁气管镜检查74次

科间会诊17次

输血量达28400ml

  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宁带领团队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精细化治疗、优质化护理及ECMO支持、人工肝、内镜冷冻止血等先进技术支持下,魏女士最终转危为安,顺利转出ICU。



以生的奇迹,诠释爱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进入ICU

就像过鬼门关

死亡率高、费用昂贵

其实ICU

是生与死之间的

最后一道防线

是承载生命

最后希望的地方

生命不只是心跳与呼吸

生命还有爱和温情

  在这样一个时刻与死神抢夺生命的地方,重症医学科全体人员时刻用爱和温暖24小时守护患者的生命,前方未卜,但我们都应该心怀希望,让生命之船再次起航,为病患家庭延续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