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层“铠甲”
但也像人生中突然有了“软肋”
遇见它,并不一定是悲催的事
我们患者白大哥
就这样因“痔”得福
20年后,ta还是找上了他
白大哥最近一个月总是大便后出血,“老熟人”找上门白大哥并不恐惧。原来,20年前他就做过痔疮手术。这次还是切了它去,一了百了。
普外科主任杜秀然接诊了白大哥。在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杜主任发现了不乐观信息,“便血,大便变细,偶尔不成型,肚子发胀”,且查体时左下腹按压疼痛,经验丰富的杜主任想到了结直肠肿瘤的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
真相明朗,是不幸也是万幸
腹部CT检查发现
降结肠局部肠壁增厚怀疑肿瘤
结肠镜检查发现
降结肠巨大溃疡型肿物侵及管腔4/5
检查中取病理
考虑为结肠癌
至此诊断明确。但不幸中的万幸,通过腹部CT显示结肠肿瘤位于降结肠,未见明显外侵迹象,也没有见到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迹象。这就意味着,手术效果会比较理想。
困难重重,咱们专家都破解
白大哥肥胖指数达到32,属于严重肥胖,腹腔内脂肪堆积,这就严重影响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视野和操作。因此,建议开腹手术,但开腹手术会导致腹部空间打不开而增加难度,而且肥胖还会增加术后感染几率。
白大哥分别在11年前、9年前和7年前得过脑梗塞,目前说话还不太利索。头部核磁共振显示出一长串问题:双侧额颞顶叶多发脑梗死,伴软化灶形成;脑萎缩;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管腔局限性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管壁不光整,管腔局限性狭窄;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右侧椎动脉纤细。这种情况围术期发生再次脑梗塞的风险会明显升高。
杜秀然主任组织手术团队详细讨论后制定了详尽方案:
01手术方式
决定给予开腹手术,术前严格肠道准备,术前术中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02脑梗病史
术中严格控制出血,术后抗凝治疗以降低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03预防感染
术中腹腔及切口留置引流管降低切口感染几率,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和护理康复。
手术如期进行,术中杜主任给予降结肠癌根治术,完整切除肿瘤肠段及两端10cm正常肠管及所属肠段系膜。术后病理提示R0切除,肿瘤切除非常干净。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温 馨 提 示
结直肠癌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肥胖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因此肥胖病人、有肿瘤家族史的病人,如果近期出现便血、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不要单纯的认为是痔疮的原因,应该到专业医院就诊进一步排除结直肠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