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前沿 > 医疗动态 >

32岁女子骑车后变面瘫,竟和洗头有关?紧急提醒:天冷别这么做!



  “医生,我的嘴怎么成了这样子,是不是中风了?”32岁的陈女士急切地来到河北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过检查,被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就是俗称的“面瘫”。

  经询问,原来是最近天气持续低温,陈女士早上洗了头着急上班,没吹干就出了门,结果刚到单位就感觉舌头发麻,右耳后疼痛不适,眨眼时也不舒服,喝进去的水也不自觉从嘴角漏了下来,她这才发现自己的嘴巴、眼眉都耷拉下来了,眼睛也闭不紧了。神经内科主任陈颜强告诉她,这次面瘫很可能就与湿发骑车上班有关。

  陈颜强介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被称为贝尔面瘫、面部神经炎,俗称“歪嘴巴”“面瘫”。这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面神经麻痹,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不受年龄限制。

  头发没吹干着凉后真的会引发面瘫么?陈颜强表示,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基本病因包括:

  1、感染:亨特综合征、莱姆病、脑炎(真菌、细菌、病毒)、中耳炎、乳突炎、迷路炎、腮腺炎等;

  2、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等;

  3、炎症免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

  4、肿瘤:脑干肿瘤、面神经鞘瘤、听神经瘤、脑膜瘤、桥小脑脚肿瘤等;

  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6、外伤:颞骨骨折、面部外伤、医源性损伤、新生儿产伤等。

  此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大诱发因素就是寒冷。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与季节更替存在相关性。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压力大、熬夜吹空调或骑车导致面部受凉都是面瘫比较常见的诱因。面部受风寒后,面神经周围的血管收缩痉挛,从而导致面神经麻痹、发炎、甚至坏死。

  关于面神经麻痹的治疗,陈颜强表示,在起病的一周内采取治疗措施是治愈时机。

  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促进神经损伤尽快恢复;

  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感染,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改善症状;

  神经营养药物修复神经。

  2、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可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灵敏性,减少面部僵硬,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舌肌训练。

  早期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达到消除炎症,恢复面神经功能,常用方法包括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超短波疗法、红外线疗法和超声波疗法。

  3、针灸治疗。

  4、眼部保护:根据情况选择滴眼液或眼膏防止眼部干燥,合理应用眼罩保护。

  陈颜强提醒,“面瘫”冬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做到以下这些可有效预防:

  1、避免着凉,注意保暖,降温或大风天气,外出尽量戴口罩,注意耳后保暖。

  2、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3、避免疲劳,不要熬夜,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紧张。

  4、预防感冒,病毒性感冒容易使面神经发生水肿、受压,从而引起面神经炎。

  5、夏天不要开窗睡觉或在出大量汗时吹空调、风扇;冬季洗头后一定要吹干再出门。

  6、多吃水果蔬菜,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陈颜强强调,如出现口角歪斜、面部瘫痪、感觉异常等不适,需与急性脑卒中鉴别,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盲目贴膏药、用偏方等延误急性期治疗,导致后遗症发生。